一、披荊斬棘的採訪

   這次的採訪歷程可說是歷經風霜與波折,從一開始先是一直連絡不上歷屆的POWER教師,接著是杜老師太繁忙,眼見已經期中了,採訪日期遲遲無法確定,後來杜老師終於確定某週四後,我們便開始一連串的行前準備,結果杜老師卻在行前三天告知我們他當天臨時要開會,後來還好週五接到杜老師的電話。因此,大家便照原訂計畫前往,沒想到隔天竟然下大雨,摩托車騎了一段路後,早已全身淋濕,只好改坐計程車前往採訪地點。不幸的是學長記錯學校名稱,還好王迪玉是開車去的,所以大夥開始找尋建安國小,繞了好久的山路才終於到達杜老師家。一到杜老師家,瀰漫著一股書香氣息,雖說是家徒四壁,但經過採訪後,便有陋室銘的感覺,此次的採訪真是不虛此行,他的許多作法與和理念與老師課堂上所教導的不謀而合,直到今日,當天杜老師帶給我們的感動依然歷歷在目。

二、班級經營→教育即生活愛的循環

 

    杜老師的班級經營理念,讓我非常的震撼與感動,他不只對學生有熱情,更對自己有所期望。班級經營對杜老師而言,並不是所謂的班級制度,而是從生活的感動經驗,到教育的世界,最後回歸到自己。這句話令我感動的原因在於很多老師在一開始的確很有教育熱忱,但往往到了最後,卻失去了教師應有的態度與專業,若是能運用感動自己的教材或方式來帶領學生,學生所學習到的並不只有書本上的知識,而是能帶著走的感動與精神,在此同時,學生的回饋更能給予教師無限的動力來實踐教育理念。

l         心靈地圖

    杜老師所帶領的不單單只是一個班級,而是一個溫馨又美滿的家庭,杜老師巧妙的運用心靈地圖來佈置教室,這種創新的作法,讓每位學生對班級都有歸屬感,學生對自己的家園更有一股濃厚的情感,因為教室後面畫著每位孩童回家的路,期末時,杜老師便帶著孩童一起走這每一條路,學生漸漸的對家園有感情,進而自動的提出問題發問,再由老師或同學解答,讓學生對家鄉有股特別的熱情,進而從家園與生活中學習,也從生活與家園中尋找學習樂趣,更讓學生帶著「心靈地圖」長大,最終將所學回饋家園。這個部份在現今的升學主義與教育體制下,往往都是被忽略的,學生對自己的家園沒情感,對自己生活週遭的事物完全不了解,學生所學皆為考試,真的很無奈。其實以我自己為例,高中時,同學說了某廟宇的某種特色,並問我該廟宇在哪,我還說不知道,結果經過查證,該廟宇竟然在我家隔壁,讀書讀到連家鄉特色都不曉得,我自己覺得還蠻難過的,因此我很讚賞 杜 老師的作法。

l         教育即生活

    杜老師還會利用班會或是課餘時間,帶領學生一起泡茶,不講茶道,點檀香、寫書法、作詩,讓學生從生活中體驗做人做事的道理,也從生活中體悟創作的泉源。例如茶倒八分滿就好,就好像做人一樣,要留一點空間給別人,在飲茶作樂的過程中,學生就學到做人的處世態度。此外,杜老師將課程內容延伸,當上到國文課文瓜棚下時,他們在教室旁邊種絲瓜,自己砍竹子回來種,自己搭棚,後來還真的長了絲瓜,但是學生畢業了還沒有吃到絲瓜,暑假學生便回來關心這件事情,因為他們對學校是有情感的,整個班級經營的脈絡就此牽起。

l         愛的循環

    更重要的是,杜老師的班級經營中所帶領的每屆學生,並不是學生畢業了,杜老師「心靈地圖」的家園就消失了,杜老師想到的是持續發展甚至是永久經營,形成圓的循環,杜老師保存每位孩子的畫,讓十年或二十年後,人在異地、遠在他鄉的孩子,能收到真正屬於水源的生活卡片,那是一張藏有故鄉溫暖和回憶的生活卡片,讓孩子一解思鄉情懷,因此,每屆水源的孩子彼此之間有著心靈相通的家園回憶,每屆學生彼此有著共同的情感與記憶,這串起家園裡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他們因此不會以冷漠的態度對待對家鄉的人、事、物。在水源少年生活營當中,杜老師利用暑假舉辦活動,讓他所帶領的第一屆學生,回來帶領當初的班級,每位學生興奮的與大哥哥、大姐姐們,熱絡的交流著家鄉的點點滴滴與學習樂趣,杜老師的班級經營儼然成為一個大家庭。杜老師還替學生所作的詩譜曲,給學生傳唱。此外,給予學生一個美好的遠景,一起還發行CD CD裡面有杜老師十年來所敎過的學生的名字,每一首歌都有著杜老師和每一屆學生的生活點滴與感人故事。並在多年後舉辦第一屆學生的校園演唱會,演唱會的佈景就是當屆學生所畫的「心靈地圖」,風雨過後與六度低溫的夜晚,學生的家長們,用帆布鋪蓋草地,只要有一個聽眾,他們就辦,因為他們不為別人,而是為了呈現自己的生活與實現每位孩子的夢,杜老師帶領學生演唱著CD裡面的歌曲,還用幻燈片介紹他在水源十年的生活中,和家人、學生、水源社區居民與這塊土地對話的點點滴滴,這種心思帶給學生的不只是感動,更是一種家庭溫暖,因此「心靈地圖」不僅僅是當年的教室佈置,也不只是當年每位孩子回家的路,而是每位水源的孩子永遠地回家的路,因為他們能深深感受到,家鄉有著美好的回憶與溫暖,等著這些身處異鄉的游子回家。寫到這裡,突然覺得人生中得一此良師,真的是不虛此行了。其實,現在城鄉差距與人口外流,雖說有些因素是無法避免,但是若是每個人在受教育的過程中,能對自己的家鄉多點了解,多放點情感上去,相信個各年輕人會願意回家鄉貢獻的,只可惜我遇不到這種老師,因此,說實在的,很可悲的是家鄉對於我來說,除了與親人的回憶之外,還真的沒有其他特別的情感了。

每位孩子皆是班上的寶

    杜老師適時的給予學生榮譽與成就,讓平時成績低落的學生在演唱會義賣中,當任最佳銷售員。此外,水源的孩子的CD封面,就是一位特教學生所畫的,這個做法提升了學生的自尊並且鼓勵與激發他的長處,找到自己的才能與能力,讓學生能夠感受到自己在班級上的力量,不因課業成績不理想就否定自己,了解自己也能為這個班級貢獻,讓學生對班級更有歸屬感,對自己也能更有自信心。在過去,許多老師會很輕易的忽略這塊區域,導致某些學生總是生存在班級的角落,永遠沒有人注意到他的個人特質與長處,其實,杜老師的這個方式也是個很好的機會教育,讓每位學生都有機會展現自己的才能,讓每位同學了解「天生我材必有用」的道理,讓班上的同學能多具有一些同情心與了解別人特質的內涵。每當老師提及中輟生的問題時,便讓我想到國中時期,因為我的班導師經常忽略這塊區域,讓我曾經想過這個問題,當初班上有很多人都是因為成績低落,無法在班上得到認同,或是班上同學的惡意排擠,才會導致逃學,甚至是輟學的情形。一位老師的領導方式,真的能改變學生的一生,只是要將學生帶領往天堂或是地域,那得靠教師本身的真功夫了,我到真的希望,以後我能妥善的、盡責的帶好每一位學生,而不是因為我的忽略或失誤,將學生推向萬丈深淵。

三、知恥近乎勇

    杜老師在採訪過程中,提及處理兩位學生爭吵的案例時,便讓我想到老師上課所提及的Glasser,認為只有在當事者願意承認和面對自己的行為問題時,他們才會願意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才願意改變自己的行為。因為杜老師的方式也是,不給予學生找藉口推諉責任的機會,在陳述的過程中,只能講覺得自己哪裡不對,不能講別人如何,講完之後換另一個學生講,在問看看雙方有沒有要補充的。事實上到最後,他們所遇到的事情都不是很嚴重的事,老師就會跟雙方說,是不是對方與自己都有錯,那是不是互相道歉就可以解決了。通常學生會笑笑的接受互相道歉。這個過程中,學生學到的應該不只是勇於認錯,也是懂得不隨便找理由搪塞自己的所犯的過錯。我覺得這點很重要,因為一但讓學生養成找理由,甚至是掰理由來搪塞教師的話,學生的養成教育將會變樣,或許學生學到的是反正犯錯沒什麼大不了,只要隨便找個藉口,就大事化小,小事化無。這樣的習慣,一但該學生出了社會,社會不亂才怪。

老師對學生的態度問題,有著一定程度的堅持,因為他認為如果輕易的看待學生當時的態度問題,第一次放手後,之後就很難再調整回來。例如有次學生打架, 杜 老師向前詢問,學生態度極差,因此, 杜 老師便將學生留住,直到學生知道自己的態度錯了並道歉才讓學生回家,在這過程中,我們 曾問杜 老師,如果學生家長反彈該如何, 杜 老師斬釘截鐵的說,那便要與家長溝通,並且教育家長,是學生態度重要還是家教學習課業重要。我覺得 杜 老師的這項堅持,充分展現出他對每個孩子的用心,因為他在意的不是學生道不道歉,而是學生的品行與態度,有時課業良好的同學,會有著一股桀敖不馴的態度,因為他們會自視甚高,在待人處事上,往往會與所學背道而馳。因此,教師還是得具備良心的,不能只顧學生的課業成績,而忽略教導學生對人、對事所應該具有的態度。

四、撼動人心的感動

    採訪過程中,杜老師一如往常,請我們喝起茶來,這其中的奧妙,就如同我們是他的學生般,在飲茶閒談之際,我們如沐春風,泰然自若地就清楚且明瞭的,理解杜老師的班級經營理念,與杜老師暢談了將近兩小時,杜老師的教育理念與熱情,深深的吸引著我,心中的感動是無法言喻的,採訪完杜老師時,他應我們之邀,現場演唱了「水源的孩子」這首歌曲,因為在先前訪談已經令我非常的震撼,因此當杜老師一開口唱出「我是個快樂的孩子耶!」,當時的我眼淚竟在眼框中打轉,因為杜老師寫的歌詞真的很貼切,我也深信由他所帶領的孩子們,他們不受課本的拘束,亦不受常規的束縛,因此學習過程中,一定很快樂。尤其歌詞的最後一句,「有一天我們會回到水源,耕耘出一片美好的家園」,這句對我的感動是最大,或許這正是我所嚮往的教育。原本當天採訪完後,就很迫不及待的想寫心得,無奈隔天要考日文檢定考,只好放在一旁。事後,剪輯影片的過程中,又被內容所感動,眼淚又不由自主的掉了,剛剛在寫圓的循環時,相同的情形又再度發生,第一次寫報告寫到哭,真的是撼動人心的感動,我只能說感謝老師,讓我們出去採訪POWER教師,讓我有機會遇到能把課堂上的理論,應用到這麼徹底的教師。

 

    對於老師在課堂上所提及的美感,第一個秩序之美,杜老師在說明班規的制定時,提到制定班規,不宜太過嚴苛,而且製訂好之後一定要照此實行,約法三章,否則除了會累死自己,也會使班級制度垮掉。因此,在杜老師的指導之下,紀律是一定井然有序的。以倫理風俗之美來說,先前有提及杜老師對學生的生活態度、言行舉止、尊師重道等,有一定的堅持,一定要把學生的品格教育給帶好。智慧增長之美,杜老師在水源國小,成立水源生活書院的教育讀書會,從一開始的兩個人,到後來出社區報紙,家長倍受感動,漸漸人數越來越多,雖然杜老師有提到真正做事一定會有不一樣的聲音出現,一路走來,老師感觸良多,有讚賞、感動、支持的,當然也有負面的。所以便又回到杜老師的班級經營理念,從生活的感動經驗,到教育的世界,最後回歸到自己。因此,學生的回饋帶給杜老師無限的動力來實踐他的教育理念。事物調理之美,杜老師採訪過程中有提到,桌子有多亂,你的心就有多亂,因此在處理任何事情之前,必須先把桌子給整理好,有好的學習環境才有好的學習品質。青春律動之美,每個孩子在杜老師的帶領下,青春律動之美是表現最完整的了,又是金門旅行,又是出CD、辦演唱會的,學生在活動中,所學習的的確是課本上無法具體描繪的。如公視的採訪,從一開始孩子因為金門媒體的錯誤報導進而討厭媒體,然而杜老師把它變為課程,到最後孩子們會懂得選擇媒體,要求公視寄以前拍的片子先讓他們審核,如此一來,藉此過程來教育孩子的媒體素養,這都是活的教材。環境景觀之美,光「心靈地圖」,就足夠說明杜老師的班級經營,不僅把環境景觀之美帶進教室,還作了延伸,更把情意也帶進了班級裡面。團體向心力之美,就更不言而喻了,班級已經經營成一個大家庭,其中的向心力當然也是具備的,如金門旅行,所有學生都知曉該如何團結,義賣自己的CD,好讓住在金門的同學,也有機會能夠走「心靈地圖」,通往回家的路。至於體態儀容之美,採訪的內容中,杜老師對這點倒是沒有提及。不過,杜老師也是非常注重生活教育的,因此,他應該早已把這個區塊,融入到他所帶領的任何一項活動中了。

ivr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阿莓莓KIK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