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構式計畫行為理論(Decomposed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DTPB)係由計畫行為理論(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 TPB )所演進,最早可追朔至理性行為理論(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TRA)。該理論是由 FishbeinAjzen1975以社會心理學為研究基礎,探討態度(Attitude)與行為(Behavior)之間的關係,強調個人在從事某行為之前,個人本身對該行為的態度(Attitude)、主觀規範(Subjective Norm)以及知覺行為(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的看法,會影響該行為人是否做出該行為。也就是說,ㄧ個人在從事某行為前,他會先經過思考與評估,在了解該行為是否具有意義後,才會表現出該行為。該行為者的意圖越強烈,越會從事該行為。

 

01.jpg

然而在實際情境中,並不是所有的行為都受到個人的意志所控制,例如時間、金錢、技術等等。為了讓預測行為更佳完善,1985年時,Ajzen提出計畫行為理論(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TPB),將知覺行為控制(Perceived Behavior Control)加入 TRA 中。知覺行為控制是指個人在執行某特定行為前,對於完成該行為的可能性及難易度的看法。而該看法會受到個人過去的經驗及個人對此經驗的預期,決定是否行動。知覺控制力越強,動機就越強烈,做出該行為動作的可能性越高。個人在採取某行為時,可以直接判斷知覺行為產生實際行為,亦可以藉由知覺行為控制先產生意圖再採取該行為。

 

02.jpg 

Davis 亦提出專門預測及解釋科技產品對於人類社會表現行為的科技接受模式(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TAM)。強調外部因素對內部態度的影響。主要有兩個因素,分別是感知有用性(Perceived ease-of-use)和感知易用性(Perceived usefulness),有用性是指使用者主觀的認為使用某科技應用系統時,能提升使用者的工作效率或生活品質;知覺易用性則是指使用者在使用某系統時,是否能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得心應手地使用,覺得越好使用則易用性越高。個人對某事物的使用上感知易用性越高,則越會積極使用。

03.jpg

1991年,Ajzen 指出計畫行為理論的構面皆為單向度(Unidimensional),不足已完全解釋信念的形成。為了改進這個問題,Taylor Todd(1995a)比較了科技接受模式、計畫行為理論後,提出解構式計劃行為理論。解構式計畫理論增加了相容性以探討該資訊科技產品是否符合使用者的需求及期待,成為更適合用於探討資訊科技類的接受態度之理論模型。

() 解構態度構面

1.自覺有用性(perceived usefulness) :「相信使用某系統會增加他/她的工作績效的程度」( Taylor & Todd, 1995)。

2.自覺易用性(perceived ease of use):「相信使用某系統所能省下努力(effort)的程度」( Davis, 1986)。亦可解釋為個人主觀上認為使用某系統所帶來的工作績效的提升程度。

3.相容性(compatibility): 某項創新符合現今價值觀、過去的經驗和潛在使用者的需求程度。( Taylor & Todd, 1995)。

() 解構主觀規範構面

1. 同儕影響(Peer Influence):行為者的重要他人或團體如同事、朋友等對該行為支持與否。

2. 上司影響 (Superior Influence):行為者的上司或足以影響行為者做決策者對該行為的看法與支持與否。

() 解構知覺行為控制構面

1. 自我效能(Self Efficacy):行為者用以斷定自身能否完成該行為的能力。

2. 外在資源限制(Facilitative Conditions-Technology):可將其視為幫助條件,即促進行為人完成的資源的可利用性。(如資金、時間)。

3.科技便利狀態(Facilitative Conditions-Resources):行為者執行某特定行為時,科技對於該行為的協助。

前三章_page-0001.jpg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解構式計畫行為理論
    全站熱搜

    阿莓莓KIK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