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前言

隨著社會結構的變化,現今社會趨向多樣化,多元文化教育因此日趨受到重視。「多元文化教育」訴求「尊重不同面向的差異」,然而「社會階級」造就了社會的多樣性,卻也是造成社會不平等的根源。因此,階級是多元文化教育的重要議題(吳雅玲,2009;游美惠,2008)

   根據衛生福利部(2019)的社會福利統計年報資料顯示,從 2009 2014 年間,低收入戶從100,000萬多戶增至 149,000 多戶;從20112016年間,中低收入戶也從 35,000 多戶增至 119,000 多戶。雖近幾年低收入戶與中低收入戶的數量有些微減少,至2019年第一季低收入戶為139,000多戶,且中低收入為106,000戶,但是低收入戶人數占總人數比率依然有1.6%。這顯示出台灣仍然有許多低社經地位的弱勢家庭需要被照顧與重視。

 

   透過教育經濟弱勢家庭的下一代子女應該有機會「向上階層流動」與「脫貧」。然而,根據Donnelly1987)及Rothstein2008)的說法,來自經濟弱勢家庭的學生,他們在學校活動的參與上顯得較力不從心,比較容易出現行為和紀律問題。因此導致與同儕關係不佳。在學習上較難展現學習企圖心、文化理解和自我信心(譚以敬、吳清山,2009)。經濟弱勢學生在學習環境中,面臨著嚴酷的挑戰,是教育需要面對的重要議題,因此探討經濟弱勢學生在教育上的相關議題有其必要性與重要性。

貳、經濟弱勢學生在校園中的現況

一、政府對經濟弱勢的補助措施

根據「12年國教免試入學扶助弱勢學生配套措施」(教育部,2014) 「經濟弱勢」之相關扶助措施:五歲幼兒就讀補助、高中有條件免學費、高職免學費以及高中免試入學可獲加分。除了上述的補助方案外,尚有家庭生活補助(扶助)費、兒童生活補助費,及就學生活補助費等,依各縣市標準發放。在校園中,亦有幾項的生活補助,如表1

1 弱勢學生的補助方案

 

低收入戶

中低收入戶

身心障礙

原住民

突遭變故

備註

午餐費

 

 

依學校午餐收費全額補助

代收代辦

 

 

僅補助公立/每學期最高補助1600元。

原住民住校與伙食費

 

 

 

 

需於就讀學校住宿

課後照顧

 

 

 依據「教育部補助國民小學及幼稚園弱勢學生實施要點規定」補助參加費用辦理。

學產基金助學金

 

 

 

 

學業成績60分以上且無小過。

每學期1000元~1萬元

清寒原住民學生助學金

 

 

 

具低收資格應先申請學產基金助學金/每學期1萬2600元

   目前教育制度下,每位學齡兒童都擁有法律所保障的受教權,弱勢學生也享有加分、保障名額、獎助學金等教育優惠待遇。政府提供經濟弱勢學生助學補助,就是為了消弭落差,使經濟弱勢的學生具有同等的學習機會。但這些補助真的足夠彌補經濟弱勢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不足嗎?眾多探討不同階級背景的學生與其學業成果之研究中,皆顯示低社經背景的學生在學習成就上表現較差。為什麼弱勢學生在有了助學補助後,依然無法在課業上獲得成功?探究與解決這些問題,才能真正落實教育機會均等及多元文化教育的理想。

二、經濟弱勢學生所面臨的困難

聯合國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於 2012 年發布「教育公平與品質-支持弱勢學生與學校」的報告指出,來自經濟弱勢家庭的學生當中,屬於低成就表現者,高出一般生兩倍。此現象不利於學生的教育良性發展,因此應協助改善弱勢學生的環境與境遇。

根據「台灣貧窮兒少資料庫弱勢兒少十年生活趨勢調查報告書」(財團法人臺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2017),發現37%的兒少每天準備功課的時間不到1小時,且讓兒少感到最挫折的科目,以「英文或其他外國語文」占54%最高。在教學資源與環境的調查部分更顯示出有75%的兒少家中是「沒有人可以指導兒少課業」,其中的主要原因高達46%是因為「家裡的人沒有能力指導」。甚至有65%兒少認為家裡經濟狀況對自己的發展有所限制。在補習或課後輔導的調查方面有78%的兒少沒有參與,但卻有68%的兒少認為補習是對自己有幫助的,且有68%家庭幫兒少出補習費時感到困難。也就是說低社經家庭的孩童本身認為補習對自己有所幫助,但家庭的經濟卻付不起補習費,因此沒有參與補習。在休閒活動方面,過去一年內,兒少出國旅遊次數以「沒有」占85%,且暑假兒少參與活動,以「上網或打電動」占48%最高。兒少的生活費用來源以「自己賺來的」比例高達44%最高,且有打工的兒少有54%,打工最主要的原因為「在學校、生活上需要的費用」。

從上述兩則報告中顯示出,經濟弱勢家庭的學生在校園生活中的確面臨了許多的困境包括:學習成就低落、學習時間不足、需要打工賺取學費、其家長沒有能力指導子女課業、亦無法提供其他學習資源、對子女的休閒活動缺乏規劃等。上述情況與目前許多研究相符,學生進行家庭作業與家長提供協助或指導的過程中,存有階級的差異。中上階級家長能夠提供各種輔助資源,協助子女從家庭作業過程中獲益;勞動階級家長能提供的輔助資源有限,而順其自然的態度影響子女的獲益(李昆翰,2014)。經濟弱勢學生在學業上所面臨的困境可能導致未來長期性的問題,例如:因在學校適應不良而輟學,導致缺乏求生技能,進而影響其職業、薪資與社會地位之取得,欠缺工作動機與機會,健康狀況不佳,甚至是代間的貧窮循環等後果(沈姍姍,2006;陳淑麗,2008;黃月純、楊德清,2011;引用龔心怡、李靜儀(2015)。

三、教師對經濟弱勢學生的偏見

     Allport1954)提出偏見的五個層次:第一層級是使用「仇恨言論」Antilocution),例如對經濟弱勢學生貼標籤,認為經濟弱勢學生就是麻煩製造者,永遠不會成功,不願意浪費時間教導他們;第二層級是「退避」(Avoidance),例如盡量避免與低社經家庭聯繫;第三層級是「歧視」(Discrimination),例如給低社經學生較少發言機會或較低挑戰性的作業,或者給家庭社經較高的學生較多關注與鼓勵;第四層級是「肢體衝突」(Physical attack),例如較容易對低社經學生大聲斥責或發脾氣。第五層級是「種族滅絕」(Genocide)。

   在這些偏見的過程中,又再次抹煞了經濟弱勢學生的受教權與其努力,教師往往因為這些偏見,因此忽略了如何幫助經濟弱勢學生在學業成就上獲得成功的關鍵因素。

 

四、探討經濟弱勢學生學業成效不佳之因素

根據Delpit (1995) 提出的觀點,學生的世界觀是根據教科書的出版商、課程發展者而決定,且由單一個體或一群人決定評鑑學生能力或表現的權力。此外,要在學校、教育等機構成功則需要擁有權力者的文化,因為所有的評判規則與競爭條件皆來自中上階層者所制定。要能參與權力分配則必須擁有精緻型語言與習性。因此,在校園中,學業成就表現較出色的,總是來自優勢背景的小孩。學校所教授的即是由上層階級者所制定的優勢文化。學校的課程、教材、氛圍、環境、教師期待、教學方法與評量、溝通模式、語言及規則等,皆是影響經濟弱勢學生無法獲得學業成功的因素。

上述的觀點在現今校園現況中還是屢見不鮮,在林芸伃2015年所做的國中英文教科書中社會階級之研究顯示,在國中現行的兩版教課書,在單字的分佈上,以中上階級之職業描述為多。而在「家庭互動」、「教養策略」與「社交活動」上,皆偏向描述中上階級。因此,來自低社經背景的學生,被迫地學習中上階層的文化。因缺乏相關的背景知識,使得低社經家庭的學生需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理解課本內容。學生在教室裡,因為無法理解教師所使用的精緻型語言,或是因為課程內容皆與自身生活差異過大,導致學習效果不佳。弱勢兒童在進入學校之前,較少接觸學術語言,若入學後,大多數的學生處於探索及建構的階段,此時若不給予明確的指引,則他們更容易無法掌握各學科的學習內容。(曾世杰譯,2010;引自林娟如、江培銘,2011)。

參、協助學生成為課堂中的主人

綜觀上述,教師應該盡可能地滿足經濟弱勢學生學習上的需求。從多元文化教育的觀點來看,改善弱勢學生的學業成績及學習興趣,文化回應教學(culturally responsive teaching or culturally relevant pedagogy)的理念及策略,有其一定的必要性(劉美慧,2012)。

Irvine, J. J. & Armento, B. J. (2001)認為教師要建構出文化回應教學的環境,至少要具備以下十個基本信念:

(一)對每位學生抱持高度的期待,並相信每位學生都有願意學習,而且可以發

揮潛能以獲得成功。

(二)教師必須了解學生的學習現況,進行診斷與補救,為每位學生提供適切

的學習資源與機會。

(三)教學時利用與學生有關的經驗來組織與說明學習內容,確保學習的意義性、

關聯性、重要性與有用性。

(四)為學生建立支持學習的社群(包括家長、同儕與社區),提供資訊讓家

長了解教師的教學與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協助學生學習的策略。

(五)告知學生利用自己的先備知識、經驗與技巧來進行學習,並使教學與學

生的學習式態相容。

(六)以真誠尊重差異,建立正向及支持的學習環境。

(七)重視每位學生的意見,籲鼓勵學生自主決定,營造社會正義、民主及公

平的教室氣氛。

(八)重視個人增能、正向自我效能、自我價值感與社會重建的信念。

(九)重視差異性與共同性。尊重個體不同的性別、種族、族群、宗教、價值、

生理、心智能力,但也要引導學生致力於自由、平等及正義。

(十)相信教師的角色與責任是為每位學生提供有效及增能的教學

運用上述的原則,當教師看到經濟弱勢學生的學習成效時,能多一分思考,別急著下定論。先考慮每位學生的生活背景與努力程度間的關係,能夠給予低社經背景的學生在學習上多一點的支持與鼓勵。不要成為壓迫低社經背景學生的推手,並時常地檢視自己,是否已經對學生產生不適當的偏見。

在教科書內容上,經由教師自編教材或是補充教材的方式,提供不同社經背景的生活模式與經驗融入課程中,讓學生也能夠學習到與自身社經背景相關的經驗與內容,讓學生不再是教室裡的客人。評量方式採取多元化的方式,給弱勢學生多一點公平競爭的機會。

在教學互動中,教師在課堂中避免使用帶有隱含性的語言,因為對於低社經背景的學生可能不懂得該語言編碼所含帶的意思,而表現出非教師預期的行為,導致教師對學生產生不必要的誤解,也讓學生在學習上無所適從。因此,教師在教學時,盡量使用與學生有關的經驗來說明學習內容。此外,亦可以透過同儕合作學習的方式,讓學生使用自己的語言來互動學習,並鼓勵學生肯定自己的學習,教導學生學習策略與方法。

肆、結論

多元文化強調的是公平的對待每位學生,追求公平正義。經濟弱勢學生透過政府及各方補助後,在各種因素交互作用下,仍然無法在校園中獲得學習成就。因此,教師的教學便成了幫助學生的重要關鍵。教師需肯定不同社經背景學生的意見,看見所有學生的學習需求,而不是將差異視為需要克服的問題。

簡言之,校園中充斥著優勢階級文化的現況無法一朝一夕改變,但教師對於低社經背景學生的學業成就之偏見卻是可以改變的。多一分的了解少一分的誤解與偏見,並提供學生一個合適的學習方式,讓學生也有成功的機會。

 

 

參考資料

丁學勤、曾智豐(2013)。影響國中階段貧窮學生學業表現之因素探析⎯⎯以臺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扶助對象為例。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 ,13(1),1~42。

邱皓政、林碧芳(2016)。孰優、孰弱?臺灣學生學習成就軌跡之異質性分析。當代教育研究季刊,24(1),33-79。

李昆翰 (2014)。跟著家庭作業去旅行:階級、時間資源與教育機會均等的分析(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吳雅玲(2009)。以社會階級為主題之幼兒多元文化課程方案發展。課程與教學季刊 2009,12(2),47~76。

林娟如、江培銘(2011)。閱讀素養與社經地位的探討。載於臺灣 PISA 國家研究中心(主編),臺灣 PISA 2009 結果報告 291-316頁)。臺北市:心理。

林芸伃 (2015)。國中英文教科書中社會階級之研究。私立明道大學,彰化縣。

財團法人臺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2017)。台灣貧窮兒少資料庫弱勢兒少十年生活趨勢調查報告書。兒童暨家庭福利實務研究平台。台中市。

張宜君、 林宗弘(2015)。 高等教育擴張與階級不平等:以台灣高等教育改革為例。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15(2),85-129。

教育部(2014)12年國教免試入學扶助弱勢學生配套措施。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取自: http://12basic.edu.tw/File/News/173/70.doc

衛生福利部(2019)。中低收入戶戶數及人數。臺中市:作者。取自:

https://dep.mohw.gov.tw/DOS/lp-2972-113.html

劉美慧(2012)。文化回應教學。載於譚光鼎、劉美慧、游美惠,多元文化教育(三版,頁327-355)。臺北市:高等教育。

譚以敬、吳清山(2009)。臺北市弱勢學生教育政策的現況及其未來因應措施之研究。教育行政與評鑑學刊,877-94

龔心怡、 李靜儀(2015)。影響國中經濟弱勢學生之學業表現與中輟傾向之因素:以「脈絡-自我-行動-結果」之動機發展自我系統模式為取向。教育科學研究期刊,60(4),55-92。

Allport, G. W. (1954). The Nature of Prejudice. Cambridge, MA: Perseus Books.

Delpit, L. (1995). Other people’s children: cultural conflict in the classroom. New York, NY: The New Press.

Donnelly, M. (1987). At-risk students. ERIC Digest, 21.(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292172)

Irvine, J. J. & Armento, B. J. (2001). Culturally Responsive Teaching: Lesson Planning

for Elementary and Middle Grades. New York, New York: The McGraw Hill Companies, Inc.

OECD. (2012). Equity and Quality in Education. Supporting Disadvantaged Students

and Schools. Paris: OECD.

Pang, V. O., (2001).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A caring-centered, reflective approach. New York, NY: The McGraw-Hill Companies, Inc.

Rothstein, R. (2008). Whose problem is poverty? Educational Leadership, 65(7), 8-13.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經濟弱勢
    全站熱搜

    阿莓莓KIK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