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yder的希望感理論(Hope theory)乃是一種認知的思考歷程。在此歷程中,個體會根據先前所設定的「目標」,反覆推演自己是否有足夠的「方法」達成目標,以及自己是否有足夠的「意志力」去使用這些方法。希望感理論主要有「目標」、「方法」及「意志力」三大元素。三者關係為希望感(Hope) =達成目標的動機或意志力(Agency)+ 達成目標的策略或方法 (Pathways)

   也就是說一位具有高度希望感的人,除了要有明確、重要與可行的目標以外,他/她還需要多元的「策略」還有「意志力」,去運用上述的各種方法來追求目標,因此實際上它已經涵蓋了有關設定目標(goal-setting)、問題解決能力(problem-sloving),以及自我效能(self-efficacy)等重要心理能力了。

 

   在教學輔導方面,可以先診斷學生的學習情形,再針對個別情形輔以適當內容。例如:第一類,目標明確者卻不知為何而戰,可幫助其訂定更具前導性質的生涯輔導計畫。第二類,想讀書卻沒有良好的「策略」,此時教學者可幫助學習各種策略。第三類,想專心讀書卻沒有意志力,此時便要適時提醒他們生命的意義,並產生抗拒誘惑的能力,以提升追求夢想的熱情與運用各種方法的「意志力」。

   Dweck 目標導向理論強調有些人會將學習情境中失敗的原因歸諸於缺乏能力,而有些人則歸諸於缺乏努力。Dweck稱前者是無助的反應模式,後者是精熟的反應模式。上述的現象之所以發生乃是因為兩類人持有不同的成就目標所致。前者採取表現目標(performance goal)而後者採取學習目標(learning goal)。持表現目標者從事學習工作的目的在展現個人的能力或避免讓別人知道他沒有能力;持學習目標者從事學習的目的在發展能力並精熟工作 。抱持表現目標的人因為太在意是否能得到別人的肯定,因此失敗時反而解讀自己是一個失敗的人,導致出現習得無助的現象。Dweck將智力的內隱理論(implicit of intelligence)加進其目標導向理論中。她認為個人若視智力為固定不變者(智力的實體論),他從事學習工作的理由是在展現智力,因而會持表現目標導向;個人若認為智力是可以增長的(智力的增長論),則他從事學習工作的理由是在發展智力,因而會持學習目標導向。

   「學習方法」乃指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所使用的方法或策略,根據 Snyder等人的理論,乃指為了得到目的而採用的方法。因此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必須嫻熟各種策略,以獲得良好的學習成果。包含自律學習中的行動策略(時間管理、物理與環境管理)以及學習策略(抓重點、記筆記、如何準備考試與應考)

     「學習意志力」乃指學習者在面對學業挑戰時,是否願意投注心力克服各項困難的意願。一個人的自我效能感與其所使用的認知策略品質有很高的相關。這種自我正面知覺的程度,還可以用來預測學習過程的投入程度與學習成就的指標。因此應將「學習意志力」視為,學生在學習該科時,願意投注心力的程度與對該科表現的自我效能感。

     教導學生各類有效的學習方法,以及增進學生正確的自我效能感是老師重要的責任。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希望感理論
    全站熱搜

    阿莓莓KIK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