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09/07/11 03:29
李坤建/新竹報導
新竹縣一名小五女學童,第二次月考數學考了九十五分,比前次月考進步了四十一分,導師送她一個橡皮擦及一枝玉兔牌鉛筆,作為「最佳進步獎」鼓勵。但女童興高采烈回家炫耀「戰利品」時,卻被父親潑了冷水。這位在竹科台積電擔任主管的女童父親,對於老師送孩子五塊錢的文具用品相當不以為然,「我們家不需要這麼寒酸的東西!」
另有一名男學童當選「環保小天使」,老師送他玩具小汽車。學童看了標籤價格後,馬上歸還老師,並表示,「這不是名牌,我不要!」老師當場楞住,說不出話來。
有的孩子、家長非名牌不要
許多小學老師面臨「贈品恐慌症」!送學生獎品本來是出於一片好意,如今卻變成噩夢。
學童向老師抱怨說,如果不是名牌,會被笑很丟臉,而且老是送文具用品,或家裡已一大堆的玩具,根本不實用,不要也罷。有家長說的更直接,「送這麼寒酸的東西,有失他們的身分、面子,乾脆不要送!」
幼稚園、才藝班把胃口養大
基層國小教師不諱言指出,這股歪風都是被幼稚園或坊間才藝班老師帶壞的,這些機構的老師不是花錢買名牌玩具或禮券送學生,就是帶他們到大型遊樂園玩樂「胃口愈養愈大!」最後的結果就是學校送的便宜東西根本看不上眼。
竹北新社國小一年和班導師周金伶發現,學生喜歡「驚訝」、可以令他們興奮或討論很久的東西,戳洞抽禮物的「抽抽樂」(卡通百寶箱),就很受歡迎。因為「學生永遠不知道裡頭有什麼東西,戳洞中過程中可以帶來不少樂趣與驚奇!」她說。
戳洞抽禮物、陀螺很受歡迎
周金伶也發現學生喜歡玩陀螺,只要蓋滿十個印章,或上課回答對問題,就送一個陀螺。一學期才花一千多元,學生從寓教於樂過程中得到滿足。
她表示,時代不同了,以前老師口頭誇獎學生兩句,學生就高興的不得了,現在送便宜了或送的不對還被嫌。老師若能發揮一點小創意,就不怕學生或家長嫌東嫌西了。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711/4/1muz2.html
今天看到這個新聞真的滿痛心的,現在的教育怎麼變成這副德性
而最大的罪魁禍首竟然還是家長本身的摧殘,真搞不懂這樣的價值觀真的對嗎?
不是名牌不要,那以後孩子長大後要是沒能力賺那麼多錢買名牌
到時候這小孩的人格發展又會成為什麼社會問題,失敗感重,所以搶銀行,作姦犯科來解決自己無法買名牌的慾望嗎?
搞不懂現在的家長怎麼會有這種教育呢?他們都不擔心小孩子的心理挫傷嗎??這樣潑小孩冷水
根本都把該老師原本想鼓勵小孩的努力扭曲了,反而會讓小孩子感到自己的努力卻獲得家長如此大的反感
這叫小孩子如何面對事情的是非對錯與價值觀
話說回來,這個問題在我們辦公室也常被討論,現在的孩子真的越來越像乞丐的
動不動就要跟老師要東西吃,要不然就要討飲料喝
我真的覺得這根本就本末倒置了,原本是給他一個鼓勵與增強,現在學生卻都變本加厲
認為我考好,或是我有寫作業,你就應該給我我想要的獎勵,真搞不懂是誰在讀書
讀書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別人,現在小孩子你不給他,他還會跟你討價還價,會用話激妳
會說妳小氣,某某某老師就很慷慨,你看我幫你考XX分耶~~我有進步唷~之類等等的話語
光是這幾句不懂得尊師重道的話語,就足以把人氣死,不過以我個人而言只要有學生對我說出類似的話語
我一定會明講,全班以後在也不會有所謂的獎勵出現,因為你們變本加厲,扭曲了老師本來的用意
既然你們無法明白老師的用意,反而讓你們學到反教育的態度與要求,那我們就不要使用此方式
其實,學生的胃口真的是被餵大了,之前我還遇到有班導給錢的
只要有進步還是有考到100分的話,會給學生多少錢,還有聽到學生考一次試可以賺進1千多元
我真的覺得那真的太誇張了,因此對他們班的學生還真的是不敢領教,所以他們班我從來不開獎勵條件的
因為對他們來說,有些根本是多餘的,只會讓他們扭曲了學習的態度與本質。
這樣的問題相信不會只是個開端,也不會因為這件新聞報出而有所改變,現在的老師真的難為
任何的方式都有人出來批判,說真的有時真的就本著教育最初的本質,什麼物質性的獎勵
還是要依學生的本質與態度,還有班級風氣而定,並不能一一概括,否則最後倒楣被說話的
還是教師自己本身。